寄友直借古书

五日学作诗,十日学书纸。 书成自称好,对客发微泚。 尔来草书人,作态工侧媚。 譬如老孙娘,不病要儿齿。 我空诗未工,苦瘦如我字。 有诗使人写,适兴聊尔尔。 宿缘喜多学,未用进于技。 试问宜休民,何如觅青李。

译文:

一开始我花五天时间学作诗,又花十天时间学书法写字。写成之后自己觉得还不错,可当面对客人时却不禁羞愧得脸上泛起微红。 如今那些写草书的人啊,故意做出姿态,只知道用些讨好的笔法来展现自己。这就好像年老的孙大娘,明明没什么毛病却要去装出小儿般的牙齿,矫揉造作。 我自己作诗的水平还远远不够,就像我那清瘦的字迹一样,没什么神采。我偶尔有了诗,就让人帮忙抄写下来,不过是为了抒发一下兴致罢了。 我前世大概就有喜爱学习各种知识的缘分,不过我并不想仅仅把这些当作技艺去精进。 我想问一问那些应该休养生息的百姓,到底是安安稳稳过日子好呢,还是像王羲之那样去苦苦寻觅人家的青李来书写好呢。
关于作者
宋代方一夔

方一夔,一作方夔,字时佐,号知非子,淳安(今属浙江)人。尝从何梦桂学,累举不第,后以荐为严州教授。宋亡,筑室富山之麓,授徒讲学,学者称富山先生。有《富山懒稿》三十卷,已佚,五世孙文杰辑为《富山遗稿》。事见本集卷首明商辂序,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有传。 方一夔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旧抄《方时佐先生富山懒藁》十九卷(简称旧抄本,有清丁丙跋,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