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诵诗书,颇有稽古志。 中焉得良师,讲说击蒙昧。 步趋古圣贤,千载俨如对。 岂惟收放心,中自有乐地。 维持识纲常,讨访极根柢。 同异辩坚白,委曲穷琐细。 精微究七略,猎涉到百类。 近求事物间,远探天人际。 研朱极雠校,钩玄谨书识。 扬子喜问奇,中郎欣得异。 源委本六经,上下猎众智。 虽为吏坌汩,此事亦不置。 矻矻常穷年,何敢叹劳勚。 初非事进取,盖亦志平治。 庶几致吾君,不负学古意。 岂期事大缪,分寸不可冀。 或病元凯癖,或嘲孝先睡。 亦惟殖卤莽,何敢望获刈。 穮蔉当益勤,会见逢有岁。 𫍲闻愧博识,钝质无强记。 少习日寖忘,瞠若殊有愧。 夜行笑老学,鸡跖不忍弃。 正如蠹书鱼,龁纸犹有味。 千卷善和藏,万签邺侯庋。 心惟与口诵,尚欲见所未。 辛勤三十年,正尔窥一二。 波澜浩如海,不可辩涯涘。 要之自信笃,土炭各有嗜。 勿以多岐亡,勿以半涂废。 孰云道甚远,不息行可至。 学问之所尊,尊在道与义。 苟为不能然,虽多亦奚谓。 道之充诸身,如人有元气。 气以实而刚,气以弱而踬。 浩然在存养,不可以力致。 文辞乃枝叶,界限在义利。 油然悟真筌,于此得良贵。 立言吾岂敢,识字亦未易。 我家有书种,谨守毋或坠。 诗成付吾儿,永以诏来世。
藏书示儿
译文:
### 少年立志求学
年轻时诵读诗书,心中很有考察古事、学习古人的志向。后来有幸遇到了优秀的老师,他的讲解能打破我知识上的蒙昧。我跟随着古圣先贤的脚步,感觉跨越千年也能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这不仅能让我收回放纵散漫的心,内心还自有一片快乐天地。
### 深入钻研学问
我努力秉持并认识到纲常伦理的重要性,不断探究学问的根本。像辨别“坚白”之论那样辨析各种学说的同异,详尽地探究那些细微琐碎的知识。深入研究《七略》中的精深内容,广泛涉猎各种门类的知识。近的方面探究事物之间的道理,远的方面探索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认真地用红笔校对书籍,谨慎地记录下那些深奥的道理。就像扬雄喜欢向人询问奇字,蔡邕欣喜于获得珍异之书。学问的源头和根本是六经,我广泛汲取上下古今众人的智慧。
### 仕途与学问
虽然后来我投身官场,事务繁杂,但对于学问之事也未曾放弃。我一年到头孜孜不倦地学习,怎敢抱怨劳苦呢?起初我并非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立志让国家太平。希望能辅佐君主,不辜负学习古人的心意。
### 求学受挫
谁能料到事情大错特错,我连一点点的期望都无法实现。有人嘲笑我像杜预有《左传》癖好一样痴迷无用之学,有人讥讽我像边孝先那样打瞌睡却还做学问。或许是我学习得太粗疏浅薄,又怎敢奢望能有收获呢?但我应该更加勤奋地耕耘,相信总会遇到丰收之年。
### 反思与坚持
我惭愧自己见闻浅陋,比不上那些博学之士,资质愚钝又没有很强的记忆力。年轻时学的东西日渐遗忘,我羞愧得不知所措。别人嘲笑我这么大年纪还像在黑夜里行走般盲目学习,可我就像舍不得丢弃鸡脚一样舍不得放弃学问。我就如同那蠹书虫,啃食纸张都觉得有滋味。
### 学海无涯
像杜逼有善和书堂千卷藏书,李泌有邺侯架上万卷书籍。我心里想着、口中诵读着,还希望能见到更多未曾读过的书。我辛勤学习了三十年,也只是略微窥探到其中的一二。学问的波澜像大海一样浩瀚,根本辨不清它的边际。重要的是要坚定自信,就像有人喜欢土有人喜欢炭,各有喜好。不要因为道路众多而迷失方向,不要因为走到半路就放弃。谁说大道离我们很远呢,只要不停地前行就可以到达。
### 学问真谛
学问之所以值得尊崇,是因为它尊崇道与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道充实于自身,就像人拥有元气一样。元气充实人就刚强,元气虚弱人就会受挫。浩然之气在于日常的涵养,不能靠外力强行获得。文辞只是学问的枝叶,关键在于区分义与利。我突然领悟到学问的真谛,从中获得了最宝贵的东西。我哪里敢著书立说呢,就连识字这件事也并非容易。
### 寄望后人
我家有读书求学的传统,你们要谨慎守护,不要让它衰败。我写成这首诗交给我的儿子,希望能永远用来告诫后世子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