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丈命玉涧僧画金华三洞为图障寿母玉涧有诗约和其韵

金华高哉几千丈,翠壁重峦不可上。 上下飞潜灵液通,朝暮烟云姿万状。 我闻元女蟠金鼎,至今遗粒犹可饷。 又闻仙姑驾银鹿,至今瑶田印层嶂。 金华本是东南奇,未数剑门天下壮。 有时笙箫响青云,犹疑幢节迎仙仗。 自古长生端有术,飘飖群仙尚无恙。 祗今洞天双龙飞,何处华表声清喨。 谁将此山真面目,尽收奇伟归圗障。 居然冈阜北堂前,未须屣履勤敖放。

译文:

金华山啊高耸入云,足有几千丈之高,那翠绿的石壁和重重山峦,让人难以攀登而上。 山上山下,无论是飞翔的鸟儿还是潜藏的动物,都因灵液而相互连通,从早到晚,山间的烟云变幻出万千姿态。 我听闻元女曾在这山中的金鼎边修炼,直到如今,她留下的丹药似乎还能供人食用。 又听说仙姑曾经驾着银鹿,在这山间往来,到现在那如同美玉般的田地在层层山峦间还能寻到踪迹。 金华山本就是东南地区的奇景,就算是天下闻名的剑门之壮观,与之相比也不值得一提。 有时候,山间会传来笙箫的声音在青云间回响,让人恍惚觉得是仪仗队在迎接仙人的到来。 自古以来,长生确实是有方法的,那些飘飘然的神仙至今似乎都安然无恙。 如今,洞天之景中仿佛有双龙腾飞,可哪里还有华表上传来的清亮声响呢? 是谁把这座山的真实面貌,将它所有的奇伟之景都收入了这画卷之中。 这幅画卷挂在北堂之前,就好像那些山冈就在眼前,都不用再穿着鞋子辛苦地去游玩观赏了。
关于作者
宋代金履详

履祥僭躐无状,辄以梅竹有请于先生。撰杖之余,比于惠泽,游戏所到无非仪刑。愿先生之教之也。小诗二阕,敢告谒者,伏希尊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