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卓大著知漳州

蓬山隔风雨,芸观司阳秋。 厌作承明直,出为漳浦游。 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 锦堂事相俪,棠舍阴易留。 何来澜蠡间,何物辄负舟。 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 倘来岂不再,迟取终无尤。 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瘳。 昔予援西铭,期子以前修。 愿觌弘济学,四海放一舟。

译文:

在这风雨阻隔中,你身处如蓬莱仙山般的馆阁,在藏书之所掌管着人物的品评褒贬。 你厌倦了在承明庐值宿当差的日子,主动请求到漳浦去任职。 你到漳州去了解当地风俗就如同回到故乡一样便利,赴任途中还能回家乡拜祭祖先的坟墓。 在漳州,你会像在华丽的厅堂里做事般得心应手,能像召公在棠树下理政那样留下好的政绩和口碑。 可如今的世道风云变幻,就像在波澜壮阔的水面上,不知什么东西就可能让船倾覆。 十年来世事反复无常,人的行止就像随着坎坷的水流一样身不由己。 富贵等偶然得来的东西难道就不会再来吗?慢慢来终究不会有过错。 你带着这样的信念去做太守,当地百姓或许就能得到救济。 过去我引用《西铭》里的话,期望你能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不断进取。 我希望能看到你施展匡时济世的学问,就像在四海中自在行舟,普济天下。
关于作者
宋代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