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灵阳子谈道赠以诗

昔我爱泉石,长揖离公卿。 结屋青山下,咫尺蓬与瀛。 至人不可见,世尘忽相缨。 业风吹浩劫,蜗角争浮名。 偶逢大吕翁,如有宿世盟。 相从语寥廓,俯仰万念轻。 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 人一阴阳性,本来自长生。 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 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 我如一逆旅,久欲蹑𪨗行。 闻师此妙诀,蘧庐复何情。

译文:

过去啊,我喜爱那清泉怪石的自然景致,对那些公卿大臣长揖告别。 在青山脚下盖了座房屋居住,这里仿佛与蓬莱、瀛洲仙境距离很近。 那超凡脱俗的至人难以得见,尘世的纷扰忽然就缠上了我。 烦恼恶业之风引发了巨大的劫难,人们像在蜗牛角上争夺那虚幻的名声。 偶然间遇到了如同汉钟离(大吕翁一般的高人),好像我们在宿世就有盟约。 跟随着他畅谈那广阔无垠的道理,一俯一仰间,万千杂念都变得很轻。 天地似乎不会老去,太阳和月亮交相辉映,散发着精华。 人具有阴阳两种属性,本来就可以实现长生。 他在虚无缥缈中给我指点,引领我回归那圆满光明之境。 他的教诲如同一针穿透我的顶门,我的道骨似乎由上天造就而成。 我就像一个在旅途中暂歇的人,很久以来就想穿着草鞋踏上求道之路。 听闻老师传授的这绝妙秘诀,这世间的居所又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关于作者
宋代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