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惟肖尉尤溪

朝廷厌烦苛,往还按察诏。 四方小大官,政恶日无谯。 悲哉穷远民,天耳不可嘂。 讼争细毛髪,吏议举烽爝。 追胥烦闾里,符牒纷以炤。 利手肆拂撄,百巧凿孔窍。 齐氓一扰攘,沸若烹鲜铫。 上下漫不省,鳏寡日相吊。 咨嗟梦得材,连蹇十铨调。 今复欎不施,一尉滨海峤。 蠢兹尤溪民,习俗攻险僄。 尺表易为直,长戈固难掉。 吾闻政无小,媺恶出号召。 虽尔主盗官,操权宁非要。 近岁民艰食,群小屡轩趒。 挥刀力诛锄,加以原火燎。 政令务宽简,威肃宜震曜。 武事戒不习,贱策贵前料。 山林剔逋逃,道路剪攻剽。 食禁宁疏网,私兵勿容鞘。 尝闻伍保法,慎置理宜妙。 法至奸可革,无事省巡徼。 勿嗟厥位淹,十室聊歌笑。 往矣有吾民,疮痍方尔疗。

译文:

### 前言 这是陈襄写给即将去尤溪任职县尉的李惟肖的送别诗,诗中先揭露当时社会基层百姓被苛政侵扰的现状,再对李惟肖到任后的施政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 翻译 朝廷已经厌烦了繁琐苛刻的政令,所以不断下达按察的诏书。 可四方大大小小的官员,对于恶劣的政事却每日都无人去责备。 可悲啊,那些地处偏远穷苦的百姓,即便向天呼喊,上天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百姓间一些像毛发般细小的纠纷,官吏处理时却如燃起烽火般大动干戈。 衙役们到乡里频繁骚扰,各种公文告示纷纷扬扬。 那些手段厉害的官吏肆意欺压百姓,用尽各种巧诈的办法搜刮钱财。 百姓们一旦被骚扰得不得安宁,就像在锅里煮着的鱼一样翻腾。 上下官员都浑然不觉,那些鳏寡孤独的人只能每日相互悲叹。 叹息啊,你李惟肖有刘禹锡那样的才华,却仕途坎坷,经历了十次铨选调动。 如今依旧郁郁不得志,只能去做一个地处海边的小县尉。 尤溪那些愚昧的百姓,风俗习惯刁钻剽悍。 在这样的地方,想要树立正直的风气就像竖起一尺长的标杆那样容易,可要掌控局面却如同挥动长戈一样困难。 我听说为政之事不论大小,好坏都取决于领导者的号召。 虽然你只是掌管治安的县尉,可手中的权力难道不重要吗? 近年百姓粮食匮乏,很多小毛贼多次闹事。 对于他们既要像挥刀除草一样有力地诛杀,又要像用大火燎原一样彻底。 政令应该追求宽厚简约,威严要足以震慑。 要警惕不熟悉军事的情况,贵在提前做好谋划。 要清除山林中的逃犯,剪灭道路上的抢劫者。 在管理粮食等事务时要避免法网过密,不允许私自藏有兵器。 我曾听说过伍保法,谨慎设置实施应该很有妙处。 法令完善了奸邪之事就可以革除,这样就不用频繁去巡逻了。 不要感叹自己的官位低微且升迁缓慢,即便在小地方也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欢声笑语。 去吧,那里有我们的百姓,他们正等着你来医治创伤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