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 其二

灼灼秋英缀露华,白衣不见日空斜。 细看未减重阳泪,更晚犹胜二月花。 城里好山何处寺,门前多竹甚人家。 直须载酒频来赏,莫为衰迟便感嗟。

译文:

那明艳的秋菊花朵上点缀着晶莹的露珠,就像含着华美的露水般娇美。可就像当年王弘送酒给陶渊明那样,却不见有人来,太阳渐渐西斜。 仔细端详这些菊花,它们依旧能让我落下如重阳节时的感慨之泪。而且这深秋时节绽放的菊花,比起二月里那些娇艳的春花还要更胜一筹。 城里那秀丽的山峦下,不知是哪座寺庙隐藏其中;门前生长着许多翠竹的,又会是哪户人家呢。 我们真应该带着美酒经常来这里欣赏菊花,可不要因为自己年老体衰就总是感慨叹息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