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玉少卿后池群雁

生意淹留白水塘,樊笼多事岂吾乡。 江湖已失秋南望,岁月犹欣塞北凉。 白日稻粱应饱足,青云岐路莫思量。 主人怜尔能鸣久,肯放逍遥物外翔。

译文:

这些大雁本怀着生机与活力,长久地停留在白水塘这个地方。可这樊笼一般的环境琐事繁多,又怎么能算得上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呢? 它们已然失去了在江湖间秋日向南迁徙的自由,只能困在这里。不过,时光流转中,它们倒还能欣慰于边塞北方的清凉。 在这一方天地里,白天有稻谷高粱作为食物,应该能吃得饱饱的。就别再去想着那高远青云之上的岔路,去追求那些难以企及的自由天地了。 池塘的主人怜悯它们长久以来都能鸣叫,或许会发善心,放它们到那不受尘世拘束的天地中自在翱翔吧。
关于作者
宋代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