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

长林拂云根,一迳绝城腹。 荆扉带翠樾,斗下地愈束。 清溪自南来,势抵北崖曲。 清平水流漫,东去入修竹。 境幽百物遂,鱼鸟得所欲。 况依仁者居,不与钩弹触。 有如嘉宾至,相与娱听嘱。 鸟飞鸣我傍,鱼泳出深渌。 薄暮登前冈,四顾山在目。 雨滋春稼繁,风动野花馥。 达人乐天性,不待外物足。 遂令兹地胜,久不事营筑。 顾我指崖下,秋当结茅屋。 渠波环古台,辇石坐幽澳。 霜前复来观,兔肥山酒熟。

译文:

高大的树林仿佛轻拂着云的根部,一条小径一直延伸到城郭的腹地尽头。 柴门旁边环绕着翠绿的树荫,地势逐渐向下,空间愈发狭窄。 清澈的溪流从南面潺潺而来,水势朝着北面山崖的弯曲处涌去。 溪水澄清平静,缓缓流淌漫溢,向东流进修长的竹林里。 这里环境清幽,万物都能顺遂生长,鱼和鸟都能满足各自的生存需求。 况且这里紧挨着仁者居住的地方,它们不会遭遇鱼钩和弹丸的伤害。 就好像有尊贵的宾客到来,彼此都能尽情享受听觉和视觉的愉悦。 鸟儿在我身旁欢快地飞翔鸣叫,鱼儿从碧绿的深水中游出来。 傍晚时分我登上前面的山冈,环顾四周,群山尽收眼底。 春雨滋润,春季的庄稼生长得繁茂,微风拂过,野花散发着馥郁的香气。 豁达的人乐于顺应天性,并不需要外界的物质来使自己满足。 也正因如此,这片地方的美景,长久以来都没有被过度开发营造。 看着这片山崖之下,我心想秋天的时候要在这里搭建一座茅屋。 让水渠的水波环绕着古老的高台,我搬运石头坐在幽静的角落。 等霜期之前我还要再来观赏,那时野兔肥硕,山间的美酒也已酿熟。
关于作者
宋代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