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龙阳约,垂驾辄复停。 念与高士期,不宜后其行。 春风三月尾,涧谷花草明。 寻花踏幽草,南出山脚青。 婆娑一古树,是曰先生庭。 馆我茅檐下,山瓢日夕倾。 摘林饤朱实,掘竹羞紫萌。 朝听谷禽响,夜对山月清。 高论简以正,疏怀淡无营。 徒知服深远,难用一善名。 维也少顽钝,几为世网婴。 一亲德义游,颇见外物轻。 门墙倘可依,他时来执经。
陪宁极回马上作
译文:
我早就和龙阳友人有了约定,可每次准备出发总是又耽搁下来。
但想到和这位高尚之士的约会,实在不应该落在他后面。
在这阳春三月的末尾,山间溪谷里的花草明艳动人。
我们一路寻觅鲜花,脚踏着清幽的嫩草,往南朝着那青山山脚前行。
有一棵姿态优美的古树,那里就是先生居住的庭院。
先生把我安置在茅檐之下,从早到晚与我用山瓢饮酒。
从树林里摘下红彤彤的果实来盛盘,掘出紫色的竹笋来作为美味佳肴。
清晨聆听山谷中禽鸟的鸣响,夜晚对着山间清幽的明月。
先生的高谈阔论简洁又公正,他的胸怀疏阔淡泊,没有世俗的营求。
我只知道钦服先生学问的高深,却难以用一个“善”字来概括他的德行。
我年少时愚笨迟钝,几乎被世俗的罗网所束缚。
一旦与先生这样有道德仁义的人交往,便渐渐看轻了身外之物。
如果能有机会依附在先生门下,日后我定来跟随先生学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