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东门

朝发上东门,回首望帝宅。 宫城镇大野,瀍洛去不息。 是时雨新霁,云物有佳色。 嵩峰如迎人,百里见晴碧。 平川邈如画,日照崖脚赤。 道傍公卿坟,鳌背负修石。 苍苔剥文字,十五尚可识。 贤愚不复辨,零落同一迹。 薄暮桑榆风,空悲怀古客。

译文:

早晨我从洛阳城的上东门出发,回头眺望那宏伟的帝王居所。 高大的宫城坐落在广袤的原野之上,瀍水和洛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 此时雨刚刚停,天空中的云朵和大地上的景物都呈现出美妙的色彩。 远处的嵩山山峰好像在迎接行人,在百里之外就能看到那晴朗天空下的碧绿山色。 平坦的原野邈远得如同画卷一般,阳光照耀着山崖的山脚,一片赤红。 道路旁边是公卿们的坟墓,巨大的鳌背负着长长的墓碑。 墓碑上的苍苔剥落之后,还能辨认出十分之五的文字。 无论贤明还是愚笨,如今都已无法分辨,最终都零落消散,归于同样的结局。 傍晚时分,晚风吹拂着桑榆,只留下我这个怀古的人徒然悲伤。
关于作者
宋代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