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祀奉呈同行二进士

煌煌儒者宫,是惟风教首。 群贤日造集,经训谨传授。 公田有常廪,著令所从久。 逋租积岁月,课督岂宜后。 浮舟出东郊,秋日丽榆柳。 幸同二三子,谈笑失炎昼。 鄙生窃薄禄,万补无一有。 伫观盛化流,朝列登秀茂。 彼微主簿官,岂敢息奔走。

译文:

那辉煌壮丽的儒者学府,它可是社会风气教化的首要所在。 众多贤才每日汇聚于此,严谨地传授着经典训诫。 公家的田产有着固定的粮食收入,这是既定法令所遵循已久的事。 然而拖欠的田租已经积累了好些年月,督促征收怎能够落在后面呢。 我坐着小船驶出东郊,秋日的阳光洒在榆树和柳树上,景色十分秀丽。 有幸能和两三位友人一同出游,说说笑笑间连炎热的白昼都不觉得难熬了。 我这样浅薄之人,白白领取微薄的俸禄,对国家万分之一的补益都做不到。 我满心期待着兴盛的教化能广泛传播,朝廷中能任用更多优秀杰出的人才。 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主簿小官,怎敢停下奔走效劳的脚步啊。
关于作者
宋代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