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次道斋礼院予与和叔过之值其方饮引去二君以诗见谢三首 答次道 其一

肃肃奉常署,高门敞天街。 群英谨邦祠,先事戒洁斋。 我时过其舍,值与众客侪。 方闻治杯酌,避去礼亦谐。 愧无孟公名,安使所至怀。 不知贤豪意,未遽见𪾢排。 明日出长篇,正声谢淫哇。 如畏明义重,殷勤惧暌乖。 几时持笔和,落纸还成揩。 何以叙缱绻,晨当策疲䯄。

译文:

肃穆严整的太常寺官署,高大的门对着宽阔的天街敞开。众多杰出的人才严谨地操持着国家的祭祀之事,在祭祀之前都先进行斋戒以表虔诚。 我当时路过你们的住处,正好赶上你们和一众宾客相聚。刚听闻你们要准备饮酒,我便退避离开了,这样做在礼节上也说得过去。 我惭愧自己没有像西汉陈孟公那样好客的名声,怎么能让大家每到一处都对我心怀好感呢。却没想到你们这些贤明豪杰的心意,并没有立刻嫌弃排斥我。 第二天你们就写出长篇诗作,用雅正的诗篇取代了那些靡靡之音。好像是敬畏于正义的庄重,殷勤周到地担心我们之间会产生隔阂。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提笔和诗,只怕写出来的字又得涂涂抹抹。用什么来表达我对你们的深厚情谊呢,明早我会鞭策着我那瘦弱的马去拜访你们。
关于作者
宋代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