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黄州德厚庵

达命斯顺受,务德其勉修。 诚己有要道,兹外非所求。 使君名是庵,可谓善自谋。 端居若无营,志业日以休。 心端物自正,化行速如邮。 野辟岁有获,庭虚讼无留。 民俗兴礼让,闾阎息奸偷。 可以报上恩,可以嗣先猷。 倘异于此道,则为是庵羞。

译文:

明白命运的道理,就应坦然地承受一切;致力于道德修养,就应当努力去践行。 使自己内心真诚有重要的方法,除此之外就别无所求了。 黄州的地方长官用“德厚”来命名这座庵堂,可算得上是善于为自己谋划了。 若平日里无所作为、安闲度日,那么志向和事业就会一天天荒废。 内心端正,外物自然就会走上正轨,推行教化就会像驿站传递消息一样迅速。 荒地得到开垦,每年都会有收获;公堂清闲,案件没有积压。 民间风俗兴起了礼仪谦让之风,街巷里也不再有奸邪偷盗之事。 这样既可以报答皇上的恩情,也能够继承先辈的功绩。 倘若不遵循这样的道理去做,那可就真是这座“德厚庵”的耻辱了。
关于作者
宋代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