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和乐道侍读给事

岁丰讼滋简,拙守容晏眠。 起来视云景,春意亦已鲜。 驱车望南城,精庐屹当前。 华堂坐沈邃,迟日步暄妍。 流览高僧壁,稽首金像莲。 即事岂非适,感怀良慨然。 宫藩与乡闬,早接二公贤。 高文炳群宿,大论倾长川。 尔来曾几时,急景凋朱颜。 从容味真理,萧洒赋高篇。 岂无安民策,坐惜成弃捐。 尚期雅正音,入和薰风弦。 余本岩壑姿,台阁缪见延。 渊明亦有言,误落尘网间。 命固有行止,理非可控搏。 素髪纷已垂,行当挂吾冠。 侧闻治林圃,栽插及晴天。 芳芽吐膏壤,柔条擢暖烟。 光景非我力,为君导鸣泉。

译文:

这一年庄稼丰收,诉讼的事情也渐渐减少,我这笨拙的地方官得以安闲地睡个好觉。 早晨起来看看云间的景色,春天的气息已经十分鲜明。 我驾着车前往南城,一座精致的庙宇矗立在眼前。 华丽的殿堂幽深静谧,温暖的阳光洒在地上,漫步其中,十分舒适。 我游览着高僧们留下字迹的墙壁,对着莲花座上的金色佛像恭敬地行礼。 眼前的这些事难道不令人感到惬意吗?可心中感慨却不禁油然而生。 在王府和乡里,我早年就结识了两位贤才。 他们的文章光彩照人,令众人折服,高谈阔论犹如长河奔腾。 可这才过了多久啊,时光匆匆,他们的容颜已经衰老。 他们从容地品味着真理,潇洒地吟赋出高雅的诗篇。 他们难道没有安民的良策吗?可惜却被弃置不用。 真希望他们高雅纯正的言论,能融入这和煦的南风琴音之中。 我本就有隐居山林的天性,却意外地被朝廷任用。 就像陶渊明说的那样,我误落了这尘世的罗网。 人的命运自有定数,这道理不是我能掌控的。 如今白发纷纷垂下,我也该辞官归隐了。 我听说你们正在整治园林,趁着晴天栽种花木。 芬芳的幼芽从肥沃的土壤中钻出,柔软的枝条在暖烟中生长。 虽然这美好光景不是我所能造就的,但我愿意为你们引动那鸣泉。
关于作者
宋代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