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括苍李察院

武夷山下棹归舠,九曲萦纡涨碧桃。 两字功名如草芥,十年身世付蓬蒿。 广陵古调知音少,柯洞残棋不著高。 今日孤忠在何许,挑灯自读楚人骚。

译文:

在武夷山下,我划着小船归来,九曲溪弯弯曲曲,溪水上涨,两岸的碧桃烂漫开放。 那所谓的“功名”两个字,在我看来就如同草芥一般微不足道,十年来,我的身世飘零,就像那蓬蒿一样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我弹奏着广陵古调,可惜能真正欣赏理解其中韵味的知音实在太少;就像在柯洞下棋,我这残败的棋局也算不上高明。 如今,我这一片孤独的忠诚之心又该寄托在何处呢?只能挑亮灯火,独自阅读那楚地屈原的《离骚》,从中找寻共鸣与慰藉。
关于作者
宋代柴元彪

柴元彪,(约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世)字炳中,号泽襢居士,江山人,柴望之徒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尝官察推。宋亡舆从兄望等四人隐居不仕,人称“柴氏四隐”。元彪工诗,著有袜线集,巳佚。今存柴氏四隐集,《四库总目》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