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掌山寺

兹辰欲有适,轩车偶来骎。 㔉苔北村南,荒竹晴窗阴。 接语未及久,相邀指丛林。 涧行任诘曲,岩眺经嵚崟。 于时春早暄,生意见草心。 红紫寂未动,万山苍翠深。 伊予夙好游,忽忽老见侵。 孤兴尚衡霍,遐思或巫黔。 况此近居里,而能盍朋簪。 裂石发悲啸,沿流引清斟。 扪萝复忘疲,古洞穷幽寻。 岂无声利痼,见笑山水淫。 人生本来浮,世故未易任。 藓崖拂前题,俛仰已昔今。 我法姑用我,睠言属同襟。

译文:

今天我正打算出门去游玩,恰好车驾就轻快地出发了。 我在村子的南北各处拨开青苔前行,荒疏的竹子在晴朗的窗边投下阴影。和寺里的人交谈没多久,他们就相邀着带我前往那幽深的丛林。沿着山涧行走,任由道路曲折蜿蜒,在岩石上眺望,经过那高耸险峻的山峰。 这时正值早春,天气开始暖和起来,从草的新芽中能看到蓬勃的生机。花朵还未绽放,万座山峰沉浸在深深的苍翠之中。 我向来就喜好游玩,不知不觉间衰老已渐渐侵袭。我内心依然有着去衡山、霍山游玩的兴致,也常常遐想着能去巫山、黔州等地。更何况这里离我居住的地方很近,还能和朋友们相聚在一起。 我们对着裂石发出悲怆的长啸,沿着溪流边饮酒。手抓着藤蔓攀爬,忘记了疲惫,深入古洞探寻那幽僻之处。 难道我没有追逐声名利禄的毛病吗?恐怕会被人嘲笑我过度沉迷于山水吧。人生本就如浮云般虚幻,世间的变故让人难以承受。 我抚摸着长满苔藓的崖壁上前人的题字,俯仰之间,已然感慨今昔变化。我还是秉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吧,真诚地期望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分享这份心境。
关于作者
宋代方凤

方凤(一二四○~一三二一),字韶卿,一字景山,号岩南,浦江(今属浙江)人。宋末入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恩授容州教授,因宋亡未赴。归乡,名其斋为存雅堂,学者称存雅先生。与寓浦阳之谢翱、吴思齐等结为汐社,联络故老,期望恢复。元至治元年卒,年八十二。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已佚。清初,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编为《存雅堂遗稿》十三卷,于顺治十一年刊刻。事见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清乾隆《浦江县志·文苑》有传。 方凤诗,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