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仇仁近

忆昔三浙湄,匆遽买舟诀。 大海涨波涛,排空银浪掣。 时方逢杪秋,凉风正凄绝。 况复婴沈疴,残喘一身孑。 落日古渡横,牵衣各呜咽。 尚期营归余,旋泛山阴雪。 讵料人事迁,芳春竟五阅。 宁无双鲤鱼,寒温叙曲折。 顾兹悲愤衷,未足陈一切。 阶前金凤花,当车行复辍。 阁上西湖光,可似旧澄澈。

译文:

回想起从前在浙东一带的海边,我们仓促地买船分别。那大海上波涛汹涌,排空而起的银色浪涛如被猛力拉扯一般,气势汹汹。 当时正逢秋末,那凉飕飕的风让人感到无比凄凉。更何况我那时还身患重病,拖着一副残弱的身躯,形单影只。 夕阳西下,古老的渡口横在那里,我们拉着彼此的衣服,各自伤心地呜咽落泪。我当时还期望着处理完回家的事情后,能像王子猷那样,在山阴的雪中泛舟访友。 谁能料到人事变迁,转眼间美好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五个。难道就没有能传递书信的使者,让我们互相问候,倾诉彼此的经历和衷肠吗? 想想我心中这悲愤的情感,实在不足以诉说尽所有的一切。台阶前的金凤花啊,在我要离开时,走走停停,似乎也在为离别而踌躇。那楼阁上看到的西湖景色,是不是还像过去那样清澈澄净呢。
关于作者
宋代方凤

方凤(一二四○~一三二一),字韶卿,一字景山,号岩南,浦江(今属浙江)人。宋末入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恩授容州教授,因宋亡未赴。归乡,名其斋为存雅堂,学者称存雅先生。与寓浦阳之谢翱、吴思齐等结为汐社,联络故老,期望恢复。元至治元年卒,年八十二。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为九卷,已佚。清初,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编为《存雅堂遗稿》十三卷,于顺治十一年刊刻。事见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清乾隆《浦江县志·文苑》有传。 方凤诗,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为底本。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