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

客鬓双蓬老拾遗,一灯明灭酒醒时。 百年回首忽成梦,万窍有声皆是诗。 残夜月枝乌未稳,故乡水草雁多饥。 裌衣初试新霜冷,欲折黄花寄所思。

译文:

我这客居他乡之人,两鬓如蓬草般杂乱斑白,就像那年老却未得重用的拾遗官。一盏孤灯忽明忽暗,我从酒醉中慢慢苏醒过来。 回首一生,百年时光恍然如梦,转瞬即逝。此时,那自然界万千孔窍发出的声响,仿佛都成了一首首蕴含深意的诗篇。 在这残夜之中,月光洒在枝头,乌鸦栖息却不安稳。遥想故乡,水草或许已经枯萎,那些大雁恐怕正忍受着饥饿。 我刚穿上夹衣,就感受到了初降寒霜的冷意。我真想折下一枝金黄的菊花,寄给远方我所思念的人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