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渡

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 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 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 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

译文:

在这荒僻的县城里,人烟十分稀少,一片宁静萧索,隔着那淡淡、迷蒙的秋意阴云。 江面上,船帆的影子来来往往,将南北方向划分开来;那潮水的声音奔腾不息,仿佛见证了从古至今的变迁。 远处,那断开的山峰上,僧人修行的佛塔显得格外遥远;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照亮了那深邃的海门。 我独自在岸边静静地站立,芦荻丛中忽然吹起了风,这情景让我心中泛起了像乘坐木筏漂泊一样的羁旅情思。
关于作者
宋代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