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葛居士住栖碧庵

越山巉巉越台孤,井中双鲤曾走吴。 满坡丛竹遗旧箭,回首霸业空烟芜。 诗人访古凌绝壁,危栖竟欲老深碧。 声摇孤枕海涛壮,影伴瘦筇山月白。 了然道者亦离尘,一龛松下分秋云。 祇今虎豹满平陆,炼骨谁与笺青旻。 琴心剑气两寂寞,醉墨淋漓风雨落。 九十九峰归梦寒,玉笙泠泠跨飞鹤。

译文:

越地的山峦高峻陡峭,越台孤零零地矗立着。当年越国曾有使者带着井中的双鲤前往吴国,传递信息。 山坡上长满了丛竹,那是当年遗留下来的旧箭的痕迹。回首往昔,曾经的霸业早已消逝,只留下一片烟雾笼罩着荒芜的景象。 诗人为了寻访古迹,攀登到陡峭的绝壁之上。他选择在这幽深碧绿的山林中栖息,打算在此终老。 夜晚,大海的波涛声震动着他孤独的枕头,那声音雄浑壮阔。他的身影伴着瘦竹,在洁白的山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 那位明白事理、超凡脱俗的道者也离开了尘世,在松下的佛龛中与秋天的云朵相伴。 如今,平原上到处都是像虎豹一样的恶人,又有谁能修炼仙骨,向青天书写诗篇呢? 琴心和剑气都已变得寂寞无闻,他醉酒后挥毫泼墨,笔墨如风雨般淋漓洒落。 那九十九座山峰常常出现在他寒冷的归梦中,仿佛能听到泠泠作响的玉笙声,他好似骑着飞鹤,遨游天际。
关于作者
宋代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