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其三

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飘飖御风远,银阙开九天。 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 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 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 下土虮虱臣,微衷怀欲宣。 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 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权。 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 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 再拜谢阙下,回飚堕林泉。 夜雷声殷殷,甘泽朝盈田。 沈思喜且惊,魂交非偶然。 士抱当世忧,天犹为之怜。 况此咎证臻,庸非燮理愆。 贞观有房杜,斗米曾三钱。

译文:

人老了之后就不再参与世间的各种事务,我在北窗之下安然高卧入眠。 恍惚间我飘飘然乘风远行,来到了那高耸九天的银色宫阙。 守门的虎豹竟然没有对我发怒嗔怪,难道是我与神仙有某种缘分? 只见玉石宝座笼罩在红色的云霞之中,香炉里飘出紫色的烟雾。 头戴黄冠的小仙官站立一旁,缓缓地在前面为我引路。 我本是尘世间如同虮虱一般渺小的臣子,心中有细微的衷情想要倾诉。 如今战乱有幸已经停止,可饥荒却接连不断。 伟大的上天有着生育万物的大德,实实在在掌握着水旱灾害的大权。 我衷心希望上天能回心转意,对世间怀有哀怜眷顾之情,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皇天的神灵怜悯我的请求,说会开启一个丰收之年。 我对着宫阙下拜了两次表示感谢,一阵旋风将我送回了山林泉边。 夜里雷声滚滚作响,到了早晨田野里就积满了甘甜的雨水。 我沉思此事,既欢喜又惊讶,这梦境绝非偶然。 士人心中怀着对当世的忧虑,连上天都会为之怜悯。 况且如今各种灾祸不断出现,难道不是当政者治理失当的过错吗? 就像唐朝贞观年间有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样的贤相,那时一斗米才卖三钱,国泰民安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