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城

寒芒曾动少微星,一水溶溶叠嶂横。 落日渔舟吹远笛,断烟戍屋带荒城。 沙鸥欲近如招隠,关树无多亦厌兵。 却忆鶑花亭外路,太平箫鼓沸春声。

译文:

曾经,这里的寒芒惊动了象征贤才的少微星,如今,眼前唯有一湾碧水缓缓流淌,两岸层峦叠嶂横列。 夕阳西下,渔舟在水面飘荡,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一缕缕断断续续的炊烟从戍守的房屋升起,与那荒芜的城池相伴。 沙滩上的鸥鸟想要靠近,仿佛在招呼我在此隐居;关口的树木本就不多,似乎也对这战争感到厌倦。 我不禁回忆起当年莺啼花开时节,亭外的那条路上,太平盛世的箫鼓之声在春日里热闹沸腾。
关于作者
宋代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