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陆秀夫负帝蹈海图

紫宸黄阁共楼船,海气昏昏日月偏。 平地已无行在所,丹心犹数中兴年。 生藏鱼腹不见水,死抱龙髯直上天。 板荡纯臣有如此,流芳千古更无前。

译文:

在那曾经辉煌的宫殿朝堂里的大臣们,如今都随着楼船漂泊在海上,海面上雾气弥漫,天色昏暗,连日月都仿佛失去了正常的光芒,偏离了正轨。 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已经没有了皇帝可以立足的行都。可即便如此,仍有像陆秀夫这样的忠臣,心中还盼望着能有中兴宋朝的那一天,满怀赤诚之心。 陆秀夫活着的时候,仿佛藏身在鱼腹之中,在那茫茫大海里无处容身,不见天日。他带着年幼的皇帝毅然赴死,就好像紧紧抱住龙的胡须,直接随着龙升上了天空,展现出视死如归的气概。 在这国家动荡、局势危急的时刻,有陆秀夫这样纯粹忠诚的臣子,他的事迹流传千古,前无古人,他的高尚品格和忠贞气节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敬仰。
关于作者
宋代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