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老之日来垂垂,已去之日不可追。 伤春畏老两作恶,世事尝与愁人随。 忽得君家遣愁具,行歌日日春溪路。 不知愁绪逐诗来,更惜芳颜被春误。 王孙草暗谁重游,曲江痛哭穷参谋。 燕骑琵琶渭城酒,居人不觉行人愁。 行人欲归痿念起,白发逢春心未死。 水流花落无处寻,燕去鸿来何日已。 溪村此日更萧然,强笑为君呼酒船。 黄鸡唤日不待晓,蟠桃一熟三千年。 草间管乐真浪语,鸟雀应门蓬柱宇。 祗余平世畎亩心,夜半吴吟泣风雨。 高人与虎能同居,壮士断蛇应不殊。 年高渐欲置忧患,每頼君语相调娱。 昔日刘郎悲放逐,看花惆怅春无绿。 何如今日春愁曲,烂醉徉狂白云谷。
正仲复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
译文:
人渐渐老去,这日子也一天天逼近暮年,那些已经过去的时光啊,再也无法追回。感伤春天流逝、畏惧衰老这两种情绪搅在一起,让我心情糟糕透顶,世间的事好像总是跟忧愁的人如影随形。
忽然得到了你寄来排遣忧愁的诗作,我每天沿着春天的溪边走边吟诵。却没料到愁绪随着诗句一起涌来,更可惜那美好的容颜被春天辜负。
那荒草遮掩的地方,曾经的王孙贵族谁还会再来重游呢?就像当年在曲江痛哭的穷参谋一样。那些骑着骏马、弹着琵琶、在渭城饮酒作乐的人,哪里能体会到远行之人的忧愁。
远行的人想要回家,心中涌起了倦怠的念头,即便头发花白,可在春天里内心依旧充满生机。流水带走落花,它们的踪迹无处寻觅,燕子离去、大雁飞来,这样的轮回何时才是尽头。
如今这溪边的村落更加冷落寂静,我强颜欢笑,为你叫来载酒的小船。黄鸡不等天亮就会啼叫唤日,蟠桃要三千年才成熟一次。那些说隐居草野能有管仲、乐毅之才的话真是空谈,只有鸟雀在柴门应和,屋子用蓬草做柱子。
我只剩下在太平盛世归隐田园的心思,夜半时分像伍子胥那样在风雨中悲吟哭泣。
高尚的人能和老虎一同居住,壮士斩断大蛇也没什么特别。年纪大了渐渐想把忧患都放下,常常要依赖你的话语来调节心情、获得欢愉。
昔日刘禹锡被贬,看到花开却满心惆怅,觉得春天都没了绿意。哪比得上如今这春愁之曲,让我能在白云谷中烂醉、佯狂度日。
关于作者
宋代 • 戴表元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为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为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