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歌

太极肇判两仪生,其中人为万物灵。 人亦天地一物耳,独以道义超众形。 立为三才中宇宙,发挥天地经人伦。 兹事初非外烁伐,毫发皆备七尺身。 后生可畏如日出,千金之躯岂可轻。 寸阴可惜莫虚掷,百年安得长青春。 有力如虎当猛省,何况责望深父兄。 不通六籍不是学,未了三才未是人。 希圣必须志尧舜,希贤必用为颜曾。 义理彝伦精讲究,礼乐制度须详明。 体用源流务透彻,血脉文理仍流行。 会通两尽始无碍,范围未始离曲成。 无尘胸次贮万卷,拔山笔力扛千钧。 不用高枕卧丘壑,用之家齐国治天下平。 不但匹夫匹妇皆获所,草木鱼鼈咸清宁。 此皆后进本分事,不为干利与求名。 更须扫除谑浪傲惰态,打并嗜欲声色情。 一物一则同一敬,牢守孔孟张朱程。 吃紧工夫决有效,令闻广誉垂千龄。 英雄气概为则是,一变至道非难能。 君不见四十五十无闻不足观,总是惰而不学昏昏贸贸枉生天地间。

译文:

在太极开始分化,天地阴阳(两仪)诞生之后,在这世间,人是万物中最具灵性的存在。 其实人也不过是天地间的一种事物罢了,但唯独人能凭借道义超越其他万物的形态。人站立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在宇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梳理天地的规律,规范人间的伦理道德。 这些道理和能力并非是从外界强加给人的,人的身体里其实早已具备了所有的道义和智慧。 年轻人充满希望,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他们有着千金难换的宝贵身躯,可不能轻视自己。每一寸光阴都非常珍贵,千万不要虚度,人的青春短暂,哪能一直保持年轻呢? 哪怕你有像老虎一样的力气,也应该猛然醒悟过来,更何况父母兄长对你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不精通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就不算真正的学问,不明白天、地、人三才的道理就不算真正的人。 想要成为圣人,就一定要以尧、舜为志向;想要成为贤人,就应该学习颜回、曾参的品德和学问。对于义理和伦理道德要精心研究,对于礼乐制度也必须详细了解。 对事物的本体和作用、根源和流变都要透彻理解,让知识就像血脉一样流畅贯通。融会贯通、全面掌握之后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没有阻碍,即便有所约束也能自然地成就事业。 要让自己的胸怀像没有尘埃的空间一样,容纳万卷诗书,还要有像能拔起大山般的笔力,扛得起千钧的文章。 不要只想着在山林中高枕无忧地隐居,要把所学用于治理家庭、国家,使天下太平。 这样做不只是让普通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就连草木鱼鳖等万物也能过上清净安宁的生活。 这些都是年轻后辈应尽的本分,不是为了追求利益和名声。 还必须扫除戏谑、傲慢、懒惰的态度,摒弃对物质享受和声色之娱的嗜好。对待每一件事都要怀着恭敬之心,牢牢坚守孔子、孟子、张载、朱熹、程颢、程颐等大儒的学说。 下苦功夫学习一定能见到成效,美好的名声和广泛的赞誉将会流传千年。 要有英雄般的气概,做到这些,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也并非难事。 你难道没看到,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什么名声,就不值得一看了吗?这些人总是懒惰而不学习,糊里糊涂地枉活在天地之间。
关于作者
宋代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