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 其三

五鬼不害道,含沙非杀身。 大和一巨毒,西方无人伦。 三圣不复作,谁亨万世屯。

译文: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五个穷鬼(五鬼)并不能真正妨害大道,那暗中含沙射影伤人的也不足以让人身亡。 所谓的“大和”(可能指某种当时特定的概念或现象)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毒害,西方的观念习俗里没有我们所尊崇的人伦秩序。 伏羲、文王、孔子这三位圣人不再出现了,如今又有谁能来拯救这千秋万代的艰难困苦呢。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诗中涉及的一些概念比较隐晦,且“大和”等指代在不同语境可能有不同含义,以上翻译是基于常见理解和诗中逻辑进行的推测,可能和作者原意存在一定出入。
关于作者
宋代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