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皆望东,三才同面离。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儿。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须辨方位,乃识穷陬维。 自从学校废,俗敝柏梁诗。 英才陆沈尽,卓荦非无资。 下车众皆悦,苟且遂成痴。 混澒声一概,沈痼星千朞。 天生紫阳子,缨冠而救之。 万类始根理,六经初有师。 立心辨邪正,成德在勤嬉。 曾参作门户,夫子为根涯。 有位民物康,在家兄弟宜。 敬义贯心筠,德业畅根枝。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不从洒扫起,何以为类推。 群居不及义,游宴日相追。 失学莫此甚,一成而百隳。 时文筑衰末,不直埋马帷。 六经不勤读,学荒身亦危。 二刘与三蔡,相牖如埙箎。 师门頼有嗣,流泽今未衰。 子孙欲不坠,祖训勤奉持。 不失伯牙心,不患无子期。
云庄劝学
译文:
众多的河流都向东奔涌,天、地、人三才原本和谐却似乎有所背离。
哪怕是半圭大小的品德修养,也要在幼年时就注重培养;男儿要有像六矢齐发那样的志向和决心。
孟子所倡导的道理并非高不可攀,周公所说的话也绝非欺骗之言。
必须要先辨别清楚方向和位置,才能认清那极远之地的边界。
自从学校教育荒废之后,社会风气变得败坏,像柏梁诗那样华而不实的文风盛行。
优秀的人才都被埋没了,其实世间并非没有卓越的资质之人。
为官者初到任时众人都喜悦,可若只是得过且过,就会变得愚昧无知。
众人的声音混沌一片,长久积累的弊病就像久治不愈的顽疾,已持续了很长时间。
上天诞生了朱熹这样的人,他像紧急时刻系好帽子去救人一样,来拯救这不良的风气。
世间万物才开始探寻根本的道理,六经也开始有了真正的老师来传授。
要树立正确的内心来辨别邪恶与正义,品德的养成在于勤奋还是嬉戏。
要以曾参为榜样来建立自己的道德门户,以孔子为准则来确定自己的行为边界。
如果为官,就能让百姓安康;若居家,就能使兄弟和睦。
恭敬和正义要像竹子的筠一样贯穿内心,品德和学业才能像根枝一样顺畅生长。
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起步。
如果不从打扫庭院这样的小事做起,又怎么能以此类推去做其他大事呢?
和众人相处却不谈论道义,只知道每天互相邀约游玩宴饮。
没有比这更耽误学业的了,一旦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失败。
当时流行的文章处于衰败的末尾,连用来埋马都不配。
不勤奋研读六经,学业荒废,自身也会陷入危险。
刘爚、刘砺和蔡元定、蔡渊、蔡沈,他们相互引导,就像埙和箎一样和谐。
师门有幸有这样的传人,他们的恩泽至今都没有衰败。
子孙若不想家族的事业衰落,就要勤奋地遵守祖宗的训诫。
只要能不失去像伯牙那样对音乐的真心,就不用担心遇不到像子期那样的知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