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复依韵 其二

櫂歌一唱醒群迷,先有胸中九曲溪。 仁智之真常莹彻,过门不入亦山栖。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朗朗上口的经典古诗词,它整体表意较为抽象和具有特定的哲学内涵,下面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当那划船的歌声一响起,便能唤醒众多迷茫的人。而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力量,是因为心中早有如同九曲溪一般曲折深邃的智慧与思想。 仁爱和智慧的本真就如同澄澈的光亮,始终晶莹剔透。拥有这样境界的人,哪怕路过家门也不会进去,而是甘愿栖息在山林之中,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伯循”“石堂”可能是具体的人名,诗中用典等情况或许和陈普所处时代特定的人物、事件等相关,翻译只能尽量贴近诗意。
关于作者
宋代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