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齐桓公 其一

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 户外流虫争掩鼻,当年已作鲍鱼腥。

译文:

在师陉那个地方,《关雎》所代表的那种温和纯正、礼乐教化的风气就像干涸的水泽一样消失了。齐桓公的影响一步步发展,一直到后来就如同瓜丘之地的事件(这里可引申理解为他之后世对文化等造成的不良影响),让经典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就仿佛六经都被付之一炬。 齐桓公死的时候,尸身腐烂,门外的虫子到处乱爬,人们经过都忍不住捂住鼻子。这就象征着他当年的辉煌到最后也不过是像鲍鱼一样散发出腐臭的气息,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关于作者
宋代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