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门闲步

出爱前村景,归穿薄暮烟。 鸟飞虚碧里,人在落红边。 近晚山容淡,新晴稻色鲜。 殷勤一溪水,清到院门前。

译文:

我走出院门,满心喜爱着前村的景致。那村庄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日光下都显得格外迷人,我尽情地欣赏着。等到天色渐晚,我才慢悠悠地往回走,此时薄暮如烟,轻柔地笼罩着周围的一切,我仿佛穿行在一片如梦如幻的烟霭之中。 抬头望去,鸟儿在澄澈如洗的碧空里自在地飞翔,它们时而振翅高飞,时而低空盘旋,那灵动的身影与蓝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而我呢,正置身于纷纷飘落的花瓣旁边,脚下的小径铺满了嫣红的落花,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锦毯。 临近傍晚时分,山峦的颜色渐渐变得浅淡起来,少了几分白日里的鲜明,多了一丝朦胧的美感。刚刚放晴不久,稻田里的水稻泛着清新的光泽,那翠绿欲滴的颜色鲜嫩极了,仿佛每一株稻苗都在欢快地生长。 最让人感动的是那条潺潺流淌的溪水,它不知疲倦地一路欢歌,带着清澈的水流,一直殷勤地流淌到院门前。这溪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洗净人们心中的尘埃。
关于作者
宋代丘葵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征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