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朱推官竹斋

万紫千红转眼非,高斋惟与竹相宜。 自从出地有清节,直至参天无曲枝。 六月高标寒凛凛,三冬秀色绿猗猗。 此君妙处无心得,道在虚中人不知。

译文:

那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花朵,转眼间就会凋零衰败,不复存在。而这座高雅的书斋,唯有与竹子最为相配。 竹子自从破土而出,就拥有清正高洁的气节,一直长到高耸入云,也没有一根弯曲的枝条。 在酷热的六月里,竹子那高尚的品格如同寒风般令人心生敬畏;即便到了寒冷的冬天,它依然保持着秀美的姿态,绿叶茂盛,充满生机。 竹子的这些美妙之处,其实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它无心为之。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就在于内心的虚静,只是很多人都不明白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丘葵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征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