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水乡韵 其二

江湖双鬓短,风雨一灯孤。 买酒初尝芡,抄诗细截蒲。 织耕同德曜,编简对韩符。 怕有伤时句,磨教棱角无。

译文:

漂泊在江湖之上,我的两鬓毛发日渐稀疏,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只有一盏孤灯相伴。 我买来美酒,初次品尝芡实的滋味;细心地裁剪蒲叶,用来抄写诗歌。 我的妻子如同古代的贤妻梁鸿之妻孟光(德曜)一般,和我一同织布耕田,过着简朴的生活;我对着韩愈、符载(这里韩符或许指代韩愈、符载这类有才华有著述的文人)等古人的书籍编订竹简。 我害怕自己写下有伤时之叹的诗句,所以反复琢磨修改,把那些诗句中锐利的棱角都磨平了。
关于作者
宋代赵必𤩪

赵必𤩪(一二四五~一二九五),字玉渊,号秋晓,东莞(今属广东)人。宋宗室。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初任高要尉,历摄知四会县、南康丞。帝昺祥兴元年(一二七八),文天祥开府惠州,辟为摄惠州军事判官兼知录事。宋亡,隠居乡之温塘村,足迹不入城市。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卒。有《复瓿集》。事见本集末附志传、行状。 赵必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道光十年诗雪轩刻《秋晓先生复瓿集》(简称诗雪轩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