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景

衡门三月景,万顷浩无穷。 堤柳轻浮碧,野花净落红。 小桥溪水涨,曲径峪云笼。 牧子横牛背,前村一笛风。

译文:

在暮春三月,我站在简陋的横木门前,眼前展现出一片辽阔无边的景象。那广袤的田野、山川,仿佛有万顷之多,让人感觉天地是如此的宏大而没有尽头。 河堤上的柳树垂下柔软的枝条,那嫩绿的柳叶轻轻地飘浮在碧绿的水面上,像是给河水绣上了一层翠绿的花边。野外的花朵在这暮春时节纷纷凋零,纯净的花瓣如红雨般飘落,洒在大地上。 小小的石桥下,溪水因为春雨的滋润而不断上涨,水流潺潺,泛起层层涟漪。弯弯曲曲的小径隐藏在山谷之中,被云雾所笼罩,仿佛一条神秘的通道,通往那未知的仙境。 远处,一个牧童悠闲地横坐在牛背上,手中拿着一支笛子。微风轻轻吹过,从前面的村庄方向传来悠扬的笛声,那笛声随着春风飘荡,给这暮春的景色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惬意。
关于作者
宋代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昺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隠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