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值雨

惠山寺里北人过,古柏茎茎伐尽柯。 三世佛身犹破相,一泓泉水亦生波。 山林虽乐元非乐,尘世多魔未是魔。 举似于人何以故,坐簷闲看雨霶𩃱。

译文:

在惠山寺中,有北方人来来往往,寺里原本那些粗壮的古柏,它们的树枝都被砍光了。 寺庙中那三世佛的佛像,如今也已残破不全,没了往日完整庄严的模样;就连那一汪清澈的泉水,水面也泛起了层层波纹。 山林生活虽说看似逍遥快乐,但其实并非真正的快乐;人世间虽充满了艰难困苦、各种阻碍,可这也不算真正的磨难。 我要把这些情景和感悟说给别人听,可又该如何解释原因呢?我就只能坐在屋檐下,悠闲地看着那如注的大雨纷纷扬扬地落下。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