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北风刮地愁云彤,草木烂死黄尘蒙。 挝鞞伐鼓声冬冬,金鞍铁马摇玲珑。 将军浩气吞长虹,幽并健儿胆力雄。 战车轧轧驰先锋,甲戈相拨声摩空。 雁行鱼贯弯角弓,披霜踏雪渡海东。 鬬血浸野吹腥风,捐躯报国效死忠。 鼓衰矢竭谁收功,将军卸甲入九重。 锦袍宣赐金团龙,天子锡宴葡萄宫。 烹龙炰鸾割驼峰,紫霞潋滟琉璃钟。 天颜有喜春融融,乞与窈窕双芙蓉。 虎符腰佩官益穹,归来贺客皆王公。 戟门和气春风中,美人左右如花红。 朝歌夜舞何时穷,岂知沙场雨湿悲风急,冤魂战鬼成行泣。

译文:

北风呼啸着刮过大地,天空中愁云如血般通红,草木在这恶劣的环境中都枯萎烂死,被黄色的尘土所笼罩。 军中击鼓的声音咚咚作响,那骑着金鞍铁马的将士们,身上的配饰随着他们的行动摇晃,发出清脆的声响。 将军有着浩渺的正气,仿佛能吞下天上的长虹,幽、并之地的健儿们个个胆气和力量都十分雄健。 战车发出轧轧的声响,疾驰在队伍的最前方,士兵们手中的铠甲和兵器相互碰撞,声音响彻天空。 士兵们像大雁飞行、游鱼列队一样整齐地弯着角弓,冒着霜雪渡过了大海向东进发。 战斗中,战士们的鲜血浸染了原野,空气中弥漫着腥风,他们不惜捐躯,以死来报效国家,尽显忠诚。 然而当战鼓的声音渐弱,箭矢也用光的时候,又有谁来收获这战斗的功劳呢?将军卸下了战甲进入了皇宫。 皇帝宣布赏赐他绣有金团龙的锦袍,还在葡萄宫赐宴款待他。 宴会上烹煮着龙肉(这里是夸张说法)、烤着鸾鸟(同样是夸张),切割着驼峰这样的美食,紫色的美酒在琉璃杯中泛起潋滟的波光。 皇帝面带喜色,如春天般温暖和煦,还赏赐给将军两位身姿窈窕的美女。 将军腰上佩戴着虎符,官职越来越高,归来时前来祝贺的客人全是王公贵族。 将军府的大门内洋溢着和美的气息,如同春风拂面,美人在他左右环绕,面容如花般娇艳。 将军每日从早到晚歌舞不断,哪里知道沙场上正下着雨,悲风急切地吹着,那些战死的冤魂和战鬼排着队在哭泣呢。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