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汪元量 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国公归寓府 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国公归寓府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汪元量 春事阑珊梦里休,他乡相见泪空流。 柳摇楚馆牵新恨,花落吴宫忆旧游。 渴想和羹梅已熟,饥思进饭麦初收。 瀛洲归去琅玕长,月朗风熏十二楼。 译文: 春天的景象已经快要消逝,就像一场梦一样结束了,在这他乡之地与故人相逢,只能徒然地落泪。 柳树在楚地的馆舍旁摇曳,它的摆动仿佛勾起了新的愁恨;吴宫之中花瓣飘落,这景象让人回忆起曾经的游历。 我渴望能像那可以做成美味羹汤的梅子一样,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今梅子已经成熟;又像饥饿之人盼望进食,此时麦子刚刚收获。 瀛国公回到他居住的地方,那里的竹子应该又长高了,在这明朗的月色和和暖的春风中,他居住的楼阁显得格外宁静美好。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