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观雪王昭仪相邀割驼肉

北征已十年,抑鬰悲局促。 拄杖看天山,雪光皎如玉。 满目鹯鹰飞,晴天猎鸿鹄。 羁人灶无炊,竟夕枵其腹。 美人塞边来,邀我分豆粥。 手持并铁刀,欣然割驼肉。 勿诮草堂翁,一饱死亦足。

译文:

我被迫北行已经十年了,一直心情压抑,悲苦又局促。我拄着拐杖遥望天山,那山上的雪光皎洁得如同美玉一般。抬眼望去,天空中满是鹯鹰在飞翔,它们趁着晴朗的天气去捕猎鸿鹄。像我这样的羁旅之人,灶里没有一点可以生火做饭的东西,一整晚都饿着肚子。这时,美人从边塞那边过来了,邀请我一起分享豆粥。她手里拿着一把铁刀,满脸欣然地割着驼肉。可不要讥笑我这个像住在草堂里的老翁一样的人,能有这样一顿饱饭,就算是死了也心满意足啦。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