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故基

祖龙筑长城,雄关百二所。 阿房高接天,六国收歌女。 跨海觅仙方,蓬莱眇何许。 欲为不死人,万代秦宫主。 风吹鲍鱼腥,兹事竟虚语。 乾坤反掌间,山河泪如雨。 谁怜素车儿,奉玺纳季父。 楚人斩关来,一炬成焦土。 空余此余基,千秋泣禾黍。

译文:

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建起了众多雄伟险要的关隘。阿房宫高耸入云,从六国掳来了无数的歌女。 他还派人跨海去寻找仙方,可蓬莱仙山渺茫难寻,不知在何处。秦始皇一心想成为不死之人,世世代代做秦朝的君主。 然而,他死后尸身发出鲍鱼般的腥臭味,那些追求长生不老、世代为君的事终究成了一场空。 转眼间,乾坤巨变,大好山河易主,人们伤心地泪如雨下。有谁会怜悯那乘素车、奉玉玺投降给刘邦的子婴呢? 后来,楚人项羽攻破函谷关杀了进来,一把大火将阿房宫烧成了焦土。 如今只剩下这阿房宫的故基,千秋万代以来,人们看到它,仿佛看到了昔日的繁华不再,只能对着这一片荒草丛生的景象悲泣感慨。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