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

泸沟桥下水泠泠,落木无边秋正清。 牛马乱铺黄帝野,鹰鹯高摩涿州城。 柳亭日射旌旗影,花馆风传鼓吹声。 归客偶然舒望眼,酒边触景又诗成。

译文:

泸沟桥下的河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的声响。四周的落叶纷纷飘落,望不到边际,秋意正显得格外清爽、澄澈。 广袤的大地上,牛马随意地散布着,这片大地仿佛就是远古黄帝曾经活动的原野。凶猛的鹰鹯在高空中翱翔,仿佛要擦着涿州城的城墙飞过。 阳光洒在柳亭之上,将旌旗的影子投射下来;花馆那边,风儿传送着阵阵鼓吹的声音。 我这个在外漂泊归来的游子,偶然间放眼望去,欣赏着眼前的景致,在饮酒之际,触景生情,一首诗便自然地在心中形成了。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