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庙

我谒武侯祠,阴廊草凄凄。 当时南阳结庐学龙卧,深山大泽无人知。 胡为蜀先主,三顾前致辞。 欲烦恢复天下计,先生筹策天下奇。 浩然出山来,凛凛虎豹姿。 乘时既得人,上曰真吾师。 已晓关与张,二子不复疑。 孤有孔明在军中,如龙有水相因依。 历数既有归,破贼当自兹。 可怜复汉社稷心未已,当时三峡图垒空巍巍。 先生有才过曹丕,中原恢复未可知。 惜哉军务劳,一心死无私。 出师一表如皎日,千古万古鸿名垂。

译文:

我前去拜谒武侯祠,祠堂阴暗的回廊外,荒草一片凄凉。 当年诸葛亮在南阳结庐而居,像卧龙一样隐居,在那深山大泽之中,无人知晓他的才华。可为什么蜀先主刘备,要三次前往他的住处,恭敬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呢?刘备是想烦请诸葛亮为他谋划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而诸葛亮所提出的策略,真是天下少有的奇谋。 于是,诸葛亮怀着浩然之气出山了,他那威严的模样,犹如虎豹般令人敬畏。他生逢其时,又遇到了明主刘备,刘备说他真是自己的老师。关羽和张飞很快就明白了刘备的心意,不再对诸葛亮有所疑虑。刘备说自己有孔明在军中,就好像龙得到了水一样,相互依存。 按照上天的安排,汉室复兴似乎已有了归属,打败贼寇也应该从此时开始了。可惜啊,诸葛亮恢复汉室社稷的心愿还没有达成,当年三峡一带那雄伟壮观的营垒如今也只是徒有其表了。 诸葛亮的才能远超过曹丕,倘若他真能实现中原的恢复,结果还真说不定呢。只可惜他被军务所累,一心为公,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所呈上的《出师表》,就像那皎洁的太阳,他的美名千古流传,永远被后人铭记。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