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汪元量 草堂 其二 草堂 其二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汪元量 白髪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 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 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 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 译文: 我白发苍苍,在梓州和阆州一带四处漂泊游历。此时中原地区战火纷飞,局势依旧动荡不安,百姓难以过上安稳的日子。 我生活困苦,连粗茶淡饭和浊酒这样简单的东西都常常供应不足。我的老妻和年幼的孩子也跟着我受苦,时常处于半饥半寒的状态。 我曾乘着扁舟驶出三峡,一路上风急浪高,那磅礴的风涛令人心生敬畏。我穿着粗布短衣在湘江一带行走,此时天地广阔,似乎能让我忘却一些忧愁和苦难。 如今我暂时寄居在耒阳,能有牛肉美酒填饱肚子。可不知道在这安逸之时,我是否还会忆起那曾经经过的使君滩呢?那或许是我历经艰难的见证,也是漂泊生涯的一个印记。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