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程县尹

我思程伯子,试令晋城邑。 岂弟父母人,一念诚恳恻。 存心民必济,正己吏自格。 虽然一邑小,允矣天下式。 槃槃古东阳,亶为礼义国。 弦歌视曲阜,岂惟文公泽。 尚想兴学功,百年未陈迹。 古来号难治,此语谅非必。 人怀学道心,功化亦俄刻。 重惟伊洛传,道南此其脉。 家传余政谱,师授存学则。 此邦有美俗,文献犹可及。 接畛皆儒黉,兴起易为力。 当今尚文化,乡校首扶植。 非无善政人,教化岂遑急。 明公下车来,声誉已洋溢。 三年田里间,公来始休息。 简静公优为,不扰知政绩。 山人重期望,亹亹慎无斁。 四海文公邦,正学自兹出。 政教岂殊途,饰吏贵儒术。 善化必因俗,吾世俱有责。 到手事必为,莫让功第一。

译文:

我怀念着程伯子,他曾试着治理晋城这个地方。他和蔼可亲,把百姓当作自己的父母亲人,每一个念头都充满了诚恳和恻隐之心。 只要心里想着让百姓获益,百姓就一定能得到救济;自己行为端正,下属官吏自然会恪守规矩。虽然晋城只是一个小地方,但它确实可以成为天下治理的典范。 雄伟宏大的古东阳,实在是一个崇尚礼义的国度。这里弦歌之声可比曲阜,又岂止是因为文公的恩泽。 还能想象到当年兴学的功绩,即便过了百年也没有成为陈旧的事迹。自古以来都说这里难以治理,这话想来也不一定对。 只要人们怀有学习道义的心,功绩和教化很快就能显现。更重要的是伊洛之学的传承,道南之学在这里一脉相承。 家族中传承着良好的施政谱,老师传授着为学的准则。这个地方有着美好的风俗,文化典籍还能追寻踪迹。 相邻的地方都是学府,要兴起教化很容易用力。当今社会崇尚文化,应该首先扶植乡村学校。 并非没有善于施政的人,只是他们哪有闲暇去重视教化。您刚到任不久,声誉就已经广泛传播。 在这三年里,乡村中的百姓因为您的到来才得以休养生息。简约宁静您做得很出色,不扰民就可以看出您的政绩。 我对您满怀期望,希望您勤勉不倦,不要懈怠。天下都是文公影响的地方,正统的学问从这里发源。 政治和教化本就不是两条不同的路,整饬官吏以儒术为贵。良好的教化一定要顺应风俗,我们这一代人都有责任。 只要事情到了您手上就一定要去做,不要把建功立业的机会让给别人。
关于作者
宋代熊禾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