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武夷书院

大隠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 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译文:

在东南众多的山峰之中,不知道哪一座才是最适宜隐居之处,我心里一直思念着在武夷讲学论道的那位先哲。 《春秋》中蕴含的时代大义,到如今依然如同往昔一般深刻而重要,然而承载着文化与风度的那些人和事却已今非昔比了。 当阳气即将复苏的时候,我们应当安静地等待时机,当大道陷入困境之时,也总会有畅通的时候。 如果先生你有观赏梅花的邀约,那我一定会依照渚宫诗的韵脚来和诗一首。
关于作者
宋代熊禾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