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秉国种菊

渊明令彭泽,自谓归来好。 外物一无累,刚被菊花恼。 东篱兴悠然,一醉舒怀抱。 陶没已千载,爱菊人何少。 谁能轻富贵,高蹈一世表。 种菊学渊明,此意何矫矫。 栽培春雨中,不待秋风老。 南山无古今,世事何时了。 先生笑不言,杜门方却扫。

译文:

当年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自己觉得辞官归隐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他不受身外之物的任何牵累,却唯独被菊花所扰(这里指因爱菊而有别样的情怀)。 在东篱之下悠然赏菊,沉醉其中舒展自己的胸怀。 陶渊明离世已经千年了,喜爱菊花的人怎么如此稀少呢? 有谁能够轻视富贵,超尘脱俗在当世堪称表率。 你种菊花学习陶渊明,这份心意是多么的高尚啊。 在春雨中栽培菊花,不必等到秋风起时才让菊花老去。 南山不管是古还是今,都是那般模样,世间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有个了结呢? 先生只是笑着不说话,闭门谢客专心隐居。
关于作者
宋代于石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紫岩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