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子真

子居金华山之东,我居金华山之西。 东西相望二百里,半面未识心相知。 扳条采荣远莫致,梦中往往或见之。 子持一卷易,我携一篇诗。 此诗此易世不识,与子共作千年期。 前乎千载事已矣,后乎千载谁是非。 握手论心语未了,松风万壑寒生衣。 山深梦断不可觅,落花耿耿寒梅枝。 起视金华万山顶,惟有白云来去飞。

译文:

你居住在金华山的东边,我居住在金华山的西边。 我们东西遥遥相望,距离足有二百里,虽然连面都没怎么见过,但内心却相互了解。 我想折下花枝送给你,可距离太远无法送到,只能在梦里常常与你相见。 你拿着一卷《易经》,我带着一篇诗作。 这诗篇和《易经》里蕴含的深意,世人都不能理解,我愿与你一同坚守这份追求,相约千年。 千年之前的事已经成为过去,千年之后谁对谁错也难以评判。 我们握手交谈,知心的话语还没说完,山间松风从万道沟壑中吹来,让我顿感寒意,连衣裳都冷了起来。 深山里,梦突然断了,再也寻不见你的踪影,只见那凋零的花朵和寒梅的枝头在冷意中静静伫立。 我起身望向金华山的众多山顶,唯有白云在那里来来去去地飘荡。
关于作者
宋代于石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紫岩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