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其三

秦亡四海角群雄,三尺胡然起沛丰。 首录酂侯忘纪信,不诛项伯戮丁公。 亲而寡助宁非叛,国尔忘身始是忠。 赏罚于斯庸未当,终然击柱或争功。

译文:

秦朝灭亡之后,天下就像一个大角斗场,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争雄逐鹿。谁能想到,那个原本不起眼的刘邦,竟从沛县丰邑这样的小地方提着三尺宝剑起兵,最终成就大业。 刘邦得了天下之后,首先就把萧何列为首功之人,却忘了在荥阳之战中为他替死的纪信。他不诛杀在鸿门宴上暗助项羽、吃里扒外的项伯,反而处死了在战场上放他一条生路的丁公。 像项伯这样和项羽有亲属关系,却在关键时刻背叛项羽,不给他助力,这难道不是背叛之举吗?而纪信为了国家,不惜舍弃自己的性命,这才是真正的忠诚啊。 刘邦在论功行赏和惩罚这件事上做得实在不恰当。也正因为如此,后来才会发生大臣们因为争功而激动得敲打殿柱的事情。
关于作者
宋代于石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紫岩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