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竺后山

山转龙泓一径深,岚烟吹润扑衣巾。 松萝掩映似无路,猿鸟往来如有人。 讲石尚存天宝字,御梅尝识建炎春。 城中遮日空西望,自与长安隔两尘。

译文:

沿着蜿蜒的山路,我转过龙泓,眼前出现一条幽深的小径。山间的雾气带着湿润,轻轻扑到我的衣巾之上。 那松萝相互掩映,看上去似乎没有了前行的道路,可猿猴和鸟儿在其间往来穿梭,仿佛这里是有人居住的热闹地方。 讲经的石头依旧还在,上面还留存着天宝年间的字迹;御赐的梅花,曾经见证过建炎年间的春光。 此时,我回头望向城中,那太阳都被遮挡住了,只能徒劳地向西眺望。我感觉自己与繁华的京都就像被两层尘土隔开一样,有着遥远的距离和深深的隔阂。
关于作者
宋代白珽

白珽(一二四八~一三二八),字廷玉,号湛渊、栖霞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景定元年(一二六○)入太学。度宗咸淳中以诗著,与同邑仇远合称仇白。宋亡,以教授生徒为业。后以荐为太平路学正,历常州路教授、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以兰溪州判官致仕。元文宗天历元年卒,年八十一。有《湛渊集》八卷,已佚。清杭州沈崧町辑为一卷。事见本集附录明宋濂《湛渊先生白公墓志铭》。 白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