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 其二

勋华不并世,揖逊无余传。 缅彼巢与津,佳兵岂其天。 履霜一何微,坤冰一何坚。 谁谓知几人,尚俟观伊川。 斧衮了不公,正闰杂纪年。 岂拟王仲淹,而愧鲁仲连。

译文:

尧舜这样的贤君圣主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时代,禅让的美好传统也没有再流传下来。 遥想那巢父和许由,他们淡泊名利,喜好武力怎么会是他们的天性呢? 刚开始霜降临的时候是多么细微,可最后大地结的冰却是那么坚硬。 谁说那些能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人,还需要去等待观察伊川的局势呢。 史书的褒贬记载终究是不公平的,正统和闰统的划分混杂在纪年之中。 哪里比得上王通那样的贤才呢,而自己却连鲁仲连那样的气节都感到惭愧。 需要说明的是,艾性夫这首诗较为晦涩,其中涉及诸多历史人物和典故,不同人对其理解和翻译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关于作者
宋代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