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庐毁于乱十年矣吾老他寓每不能再葺戊子冬良异聚芸人之资自构小堂因以勉之

旧址相传五世昌,寒芜忍堕十年荒。 老吾衰落空怀土,幸汝辛勤自肯堂。 袖里莫忘无恤简,墙头犹有孔明桑。 地灵旧日钟文气,且要扶持此脉长。

译文:

我家的旧房子在战乱中被毁已经十年了,我年老只能寄居在别处,一直没办法重新修缮。戊子年冬天,我的晚辈良异聚集了大家的钱财,自己动手建造了一座小堂屋,我因此写这首诗来勉励他。 曾经我们家族的旧宅,据说历经五代都昌盛繁荣,可如今,我怎么忍心看着这长满荒草的地方荒废了十年之久啊。我年纪大了,逐渐衰落,只能空空地怀想着故乡的土地,却无力重建旧居。所幸你辛勤努力,自己有勇气和能力建起这堂屋。 你要时刻把赵无恤不忘父亲教诲、勤奋进取的故事记在心里,就像他把竹简时刻放在袖子里一样。咱们家墙头也曾有像诸葛亮家那样的桑树,象征着我们家族也有过好的根基和传统。这片土地曾经有灵秀之气,孕育出了不少有文化的人,你一定要好好扶持,让咱们家族的这文脉长久地延续下去。
关于作者
宋代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